@下沙人快来pick你心中最棒的项目团队→
发布时间:2025-08-18 17:23:36| 浏览次数:
为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,白杨街道实施“领航计划”大学生社区书记助理项目,吸引辖区高校众多学子踊跃参与。2025年暑期社区书记助理们组成项目团队,带着创新方案与实践成果,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。
日前,白杨街道特推出“青春筑社区・实践创未来”社区书记助理项目评比活动,展示莘莘学子投身基层治理的青春风采!
项目简介:为破解暑期“看护难”问题,云邸社区创新推出“小云朵”夏令营,打造集学习、兴趣、实践于一体的暑期成长平台。项目为期6周,开设作业辅导、创意手工、快乐阅读等常规课程,并联合专业机构开展舞蹈公益课,组织垃圾分类宣传等实践活动。累计服务社区儿童86名,开展活动48场,志愿者参与96人次,获得97%的家长满意度。项目创新“学习+兴趣+实践”模式,既解决家长后顾之忧,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,更培育了社区志愿服务力量,形成可复制的社区教育服务样板。现参与“优秀社区项目”网络评选,诚邀您为“小云朵”投上宝贵一票!
项目简介:项目以党建引领打造产业社区为宗旨,以园区社区联系企业职工家庭为导向,依托钱塘505暖企驿站阵地,整合协调社区、企业及志愿者等各方资源,策划非遗手作、职场技能等课程,优化社区服务内容与社企组织活动执行,提升职工及其亲属参与度,助力社企共建与营商环境优化,为建设更具温度与活力的产业社区营商环境贡献青春力量。
项目简介: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,激活青年动能,促进区域资源共享、协同发展,汇澜社区特举办“党建统领青春路六球争锋汇钱塘”区域协同体育联赛。本次赛事汇聚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匹克球、荷球及足球六大项目,在汇澜社区大学城北健身中心开展,由汇澜、东保社区等十三家社区协办,打造全民参与的体育盛宴。本项目以党建统领为核心,为青年群体提供实践历练机会,通过六球赛事串联区域资源,凝聚青春力量,深受居民好评。
项目简介:海天社区以“155”服务体系为核心,创新打造“朝夕相伴”代际共融项目,聚焦老龄化治理与儿童成长赋能。2025年7至8月,四位大学生书记助理组建工作组,策划执行十余场涵盖红色传承、传统文化、数字赋能等领域的特色活动,吸引超700人次参与,形成“全龄覆盖、多维参与”的生动局面。活动中,团队深挖代际互动价值,通过书法课堂、非遗工坊等让老人传授智慧技艺,以趣味运动会等让儿童活力滋养老人,有效打破代际隔阂。项目实施后,70%参与老人孤独感降低,60%儿童共情能力与文化认同感提升,家庭代际沟通频率平均增加35%,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,助力形成“党建引领、代际互融、多元协同”的新格局。
项目简介:东湾社区聚焦青年家庭需求,针对6-12岁少儿推出“趣味成长,多元赋能”暑期夏令营。活动涵盖文化传承(学舞龙体验非遗)、科普实践(参观机器人小镇)、体育锻炼(乒乓球等),并融入安全教育(如《绝对不能保守的秘密》绘本课)与团队协作培养(分组手工、游戏)。专业志愿者全程陪护,保障安全有序。项目旨在丰富少儿暑期生活、提升综合素质,同时缓解青年家庭中老人的看管压力,助力构建和谐社区。
项目简介:针对朗诗国际街区7幢燃气立管因“腐蚀严重、多次抢修、带病运行”而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,政府与燃气公司等多方成立专项小组进行整治。助理编入宣传攻坚及后勤保障组,利用微信推送、电话通知、入户走访、住户会谈等方式,实现330户20根立管全覆九游官网盖。截至目前,第一根燃气立管已完成换新施工并恢复通气,成为钱塘区首例高层立管整体更换样板,为全街道乃至全市类似案例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参考方案。
项目简介:本项目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展分层反诈宣传,助力社区安全建设。面向老年人,通过上门走访、反诈扑克牌互动等方式普及防骗知识;针对儿童,开设趣味课堂,以讲座、问答等形式加强不听、不信、不转账意识;发挥社区留学生优势,开展跨文化反诈宣传,通过发放传单、合影打卡等形式提升居民防范能力。项目采用多元化、趣味化策略,实现反诈知识全覆盖,营造全民参与的社区安全氛围,守护居民财产安全。
项目简介:邻里社区“小候鸟”暑期班是服务产业工人随迁子女的特色公益项目,15年来持续破解暑期监护难题。2025年项目全新升级,打造“全流程管理+成长陪伴”服务体系:创新推出“错峰小工厂”手工活动,转化碎片时间为创意课堂;建立积分奖励机制,培养儿童自主管理能力;实施动态化志愿服务体系,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;通过Vlog纪实、手工作品展等形式,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。项目累计服务儿童57余人次,家长满意度达90%,有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,缓解家长育儿压力,获《人民日报》等多家媒体报道,成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示范样板。
项目简介:“青耘晨光”团队依托理工、新媒体等专业优势探索青年治理新路径。以“双向赋能”理念打造11项特色服务:通过儿童安全夏令营筑牢防护网,借国画陶艺传承文化薪火,以新能源科普点燃科学梦想,用球类运动促进全民健康,并创新推出《青春“摄”影》短视频传递社区价值。团队在精准调研、高效协作与持续优化中锤炼能力、厚植情怀,未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,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!
项目简介:当晨曦微露,他们已穿梭于街巷;当日落西山,身影仍忙碌在灯火中。凌云社区日均超300名新就业劳动者,顶着烈日、冒着寒风,在高强度工作中连基本休憩都成奢望,子女照护、职业发展等难题更添重负。为此,社区牵头多方联建暖心服务项目:以“小哥之家”提供休憩补给,“小候鸟夏令营”解子女照护忧,引导其成为社区治理的“移动前哨”,更联动商户、高校等形成可持续服务网。项目日均服务200人次,惠及50余名子女,既为劳动者送去温暖,也增强了社区治理效能。
项目简介:该项目是以青年创业就业为核心,结合多民族特色,助力民族共富,依托潮和石榴红,云水驿站,辖区企业等为载体,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,引进亮点创业,帮扶孵化新生创业企业。
团队成员:李成杰、李志轩、戴贞堡、廖烨勇、潘奕初、林馥涵、谢荣盛、胡华宇
项目简介:2025 年白杨街道东郡、云涛、银海社区以 “童心远航,智慧成长” 为主题开展 “小海螺” 夏令营,联动高校与社会组织,为 6-12 岁儿童打造暑期平台。设科技探索、文化传承、能力拓展、健康守护四大课程模块,涵盖 AI 实践、非遗剪纸、成长义诊等内容。通过 “社区主导、多方参与” 模式,实现儿童认知、实践、情感多维度提升,深化多方合作,提升社区凝聚力。创新采用 “体验式成长” 理念与 “四维联动” 模式,优化空间,拓展领域,打造区域性儿童服务品牌。
项目简介:针对双职工家庭暑期“看护难、陪伴难、成长难”的问题,美达社区于2025年7月4日至18日,成功举办首期“玩美”夏令营。该项目以“社区主导、高校共建、志愿接力、公益普惠”为模式,为24名儿童打造安全有趣的成长空间。联动高校及科协志愿团队,11天内推出20余节融合安全教育(如防溺水、消防)、科学实践(如AI、天文、手摇发电)与美学创意(如蝶骨巴特包DIY)的课程。采用“知识+体验+手作”方式,让孩子们在“玩”中解锁新知、“做”中激发潜能,实现多维成长,构建社区暑期托管的“美达样板”,践行“成长不‘打烊’”。
项目简介:为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要求,构建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机制,东保社区2025年暑期推出“禾苗”保宝屋儿童暑期夏令营,聚焦3-6岁幼儿与6-12岁小学生,遵循“分层设计、分类赋能”原则,以“趣味启蒙+实践教育”双轨模式助力儿童充实度假。3-6岁幼儿通过“绘本共读+情景游戏”核心课程,结合角色扮演、益智活动等游戏化形式,激发认知兴趣,促进社交、情绪管理与基础学习力发展;6-12岁小学生侧重“实践育人”,将暑期安全、清廉文化等五大主题转化为具象实践,构建“知识输入-实践转化-价值内化”闭环,涵盖防溺水美术创作、清廉金箔画、急救实操及“五防一反”教育等。项目整合多方资源,构建“社区主导、多方赋能”支持网络,助力儿童知识收获与素养提升,为儿童全面发展及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氛围营造注入社区力量。
项目简介:大北社区“北斗育禾成长计划”由大学生书记助理主理,构建“1+2+N”的服务体系:以青年少儿双向成长为一个核心,依托北斗学堂和北斗放映厅两大阵地,延伸N维成长课堂:开展非遗体验、金融普法科普及送清凉、反诈、清洁等志愿实践。引导少儿成为社区共建者,帮助大学生助理实践成长。项目通过高校-社区-家庭协同,缓解暑期服务短缺,为双减政策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提供可推广样本。
项目简介:为丰富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,搭建亲子互动桥梁,多蓝水岸社区联合第六届业委会、广厦物业组织开展“童心向前冲,点亮红色梦”亲子运动会,作为“蓝朋友”暑期夏令营别开生面开营仪式。亲子家庭在趣味与挑战中共享欢乐时光,感受红色文化魅力。此次运动会以红色文化为内核,创新设计四大主题挑战项目,将革命精神融入趣味运动。分别是小小后勤兵——背篓接球大作战、小红军过险滩——摸石接力赛、星火同行者——两人三足竞速和革命果实对对碰。活动现场,除了精彩纷呈的四大挑战项目,套圈、投壶等趣味小游戏也吸引了众多大小朋友参与。
项目简介:月雅苑社区书记助理项目,以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、提升居民素质、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。项目创新融合五大板块:教育(“月‘雅’儿夏令营”激发兴趣,普及科技)、文化(“我是小小书法家”结合美育与精神传承)、环保(“小手护清流·童心筑绿梦”提升环保意识)、双拥(“军民同心庆八一”弘扬拥军传统)、安全(“手绘消防·平安童行”增强消防意识)。其创新点在于跨领域融合、校社联动、分龄教学、实践与精神并重、趣味科普,有效推动儿童成为社区小主人、老人参与文化、高校青年融入协作,最终将社区升华为充满活力的情感共同体。
项目简介:“青链计划”——大学生书记助理赋能行动,以云滨社区为辐射范围,聚焦辖区8所高校12万青年学子,搭建校、地、政、企四方沟通桥梁,既赋能大学生书记助理,又服务居民,推动多方协同发展。活动涵盖暑期研学及夏令营,组织学子走进双创企业,邀请优秀学子参与政府座谈会等。项目创新“校-社-政-企”四方联动机制,整合资源形成可持续模式,既提升大学生基层治理能力,也为社区注入新活力,促进多方共赢。
项目简介:“少年成长搭子计划”是一项聚焦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提升的公益项目,通过“大带小”的陪伴模式,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小学生提供学业辅导、思想引领与安全教育,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。
项目简介:伊萨卡社区“小红暑”青芒逐梦夏令营围绕“红领巾跟党走”“红领巾练本领”“红领巾爱家园”“红领巾小主人”四大板块,开展红色读书会、AI机器人课堂、非遗体验等特色活动。通过革命经典阅读厚植爱国情怀,借助机器人编程和非遗手作培育创新思维,组织垃圾分类实践强化环保意识,开展送清凉行动传递爱心温暖。活动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,既解决暑期看护难题,更实现思想引领、文化传承、实践育人的多维目标。
团队成员:李成杰、戴贞堡、谢荣盛、廖烨勇、林馥涵、潘奕初、李志轩、胡华宇
项目简介:为响应社区 “一老一小” 服务需求,东郡、云涛、银海社区策划童行未来职业启蒙计划既 “小小职业家” 活动,聚焦 2-6 年级学生职业认知与社会实践不足问题。活动创新构建 “社区主导、专业支撑、家庭参与” 协同机制,携手杭州高速交警支队六大队和钱塘区东郡消防救援站。搭建职业认知平台,打造社区服务新品牌,建立专业机构资源共享长效模式,是 “家校社” 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。
项目简介:在观澜社区治理的脉络中,大学生书记助理们怀揣着爱与责任,协调整合多渠道资源,为辖区青少年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。通过国防教育、金融实践、科技探索、非遗体验、经典阅读、环保行动和公益服务等形式,缓缓浸润着青少年的心灵,全面提升他们的身心素养,让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,培育出深厚的社区归属感与社会责任感。项目中送清凉的活动获得了《钱塘发布》专题报道,如同一扇持续展现社区温度的窗口,将志愿服务的温暖故事传递至更广阔的天地。
项目简介:江潮社区面积0.37平方公里,下辖4小区,有5835户居民,儿童与青年占比高。为解决托儿服务需求,社区实施了一系列服务项目,包括“开心托育”(0-3岁)、“爱心萌芽暑托班”(3-6岁)、“趣味夏令营”(6-12岁)及“舒心助老”服务。项目实施后,孩子学习热情高涨,家长育儿压力减轻,老人社交活跃,社区知名度提升。创新在于构建全年龄段服务体系,覆盖儿童至老人,实现“幼有所育、青有所助、老有所乐”,探索出可持续社区服务新路径。
项目简介:想知道暑假里的社区有多“疯”?江滨花园的“多巴胺夏令营”直接把快乐拉满!第一期穿越回1980年——亲手扎老蒲扇,比比翻花绳,在连环画里读懂四大名著!送清凉时,孩子们捧着自制“老冰箱”给户外工作者递冰棒,那认真劲儿暖到人心坎~第二期变身社区小超人!商铺反诈宣传时讲干货,巡河护绿时捡垃圾,消防演练里扛着水枪学灭火,连垃圾分类都变成“jellycat玩偶找家”游戏!快投出你宝贵的一票,为我们打call!
团队成员:林馥涵、廖烨勇、谢荣盛、李志轩、李成杰、戴贞堡、胡华宇、潘奕初
项目简介:“书记助理·微课堂”项目创新破解社区儿童暑期看护与教育资源短缺难题,首创“1+2+3”运行机制联动多方资源构建“社区搭台—大学生书记助理主导—志愿协同”服务模式。聚焦5-12岁儿童成长需求,大学生融合专业特长设计主讲课程开发财商启蒙、科学探索等10门分层趣味课程,以互动游戏与实践操作激发学习热情。项目5期课程惠及220人次,家长满意度达92%,形成可推广课程资源包。项目扎根基层实现教育资源下沉,获《钱塘发布》专题报道。未来将持续深耕全年服务,拓展多元课程体系,汇聚社会力量共筑可持续社区教育品牌,为基层教育创新注入青春动能。
活动期间每人限1票,网络投票占初赛成绩40%,将与评委打分(60%)共同选出前8强晋级决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