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游科技(NineGame) - 健康娱乐行业领导者 | 16年专注健身游戏化与VR心理健康

Meta收购VR游戏工作室:买买买之后爆款难寻未来何去何从?

发布时间:2025-07-11 02:56:45| 浏览次数:

  

Meta收购VR游戏工作室:买买买之后爆款难寻未来何去何从?(图1)

  从2019年到2022年,Meta(原Facebook)像逛超市一样疯狂扫货,一口气买下九家VR游戏工作室。当时外界都以为,这家科技巨头要靠这些

  可六年过去,再回头看这些工作室的现状——有的还在硬撑,有的直接凉透,真正能打的新游戏没几个。

  理想很丰满:这些工作室有技术、有经验,再蹭Meta的资源(钱、平台推广、IP合作),分分钟能出爆款。但现实却很骨感。

  2018年,Beat Games的处女作《节奏光剑》(Beat Saber)横空出世。它打破了2D屏幕上传统“下落式音游”留给人们的固有印象,让玩家置身于虚拟的3D空间之中,挥舞酷炫的光剑,跟随动感的节奏躲避障碍、劈砍方块。

  很快这种“挥剑砍音符”的音游玩法便红极一时,引来无数模仿者。《节奏光剑》立刻成为VR游戏的代表作之一,更荣获TGA、金摇杆奖、开发者选择奖等业内知名活动评选出的“2019年最佳VR/AR游戏”,工作室Beat Games也凭此名声大噪。

  Meta 2019年买下这家捷克工作室,就为了保住《Beat Saber》这个VR圈最赚钱的游戏。收购后确实没断更,定期出DLC音乐包,还加了多人模式。但玩家最期待的“自定义光剑”“混合现实模式”说了好几年,至今没影。

  更尴尬的是,六年过去,《Beat Saber》的核心玩法一点没变——还是砍方块配音乐。外界猜测,团队可能偷偷研发新项目,但六年了连个影子都没看到。

  今年6月更扎心!Meta宣布《Beat Saber》不再更新PSVR版本,连多人模式都准备在2026年关停。虽然团队说在憋“大招”,但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画饼。

  这家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游戏工作室成立之初在业界名不见经传,比较大的项目是为Sucker Punch的《狡狐大冒险》三部曲进行PS3/PSV版高清化移植。

  2019年,Sanzaru Games以“3A级VR游戏”为开发标准的《Asgards Wrath》(阿斯加德之怒)上线Oculus Rift。这是一款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,凭借超高的综合素质在TGA、D.I.C.E.和开发者选择奖等业内享有盛名的颁奖礼上获得多项提名,遗憾的是在“年度VR游戏”的争夺中惜败于风头正劲的《节奏光剑》。

  2020年被收购时,Meta夸下海口:“你们就专心做大型VR游戏!”结果2023年《Asgard’s Wrath 2》终于上线,确实惊艳——把前作从PC搬到性能弱得多的Quest 2/3,画面还能吊打同行,玩家评分4.2/5。

  但玩家等得太苦了。从收购到出续作,整整四年!更糟心的是,今年1月游戏刚更新完最后一波内容,直接进入“摆烂”状态。虽然工作室说在研发“新东西”,但到底是个啥?谁也不知道。

  作为一家有20年历史的老牌开发商,Ready at Dawn是拥有3A级游戏开发实力的工作室。早在PSP掌机时代,索尼就敢把自己的旗舰IP《战神》交给当时还籍籍无名的Ready at Dawn开发,可见对他们实力的认可。

  而工作室也不负所托,接连奉上《战神 奥林匹斯之链》和《战神 斯巴达之魂》两款佳作,很快便声名鹊起。

  在2013年索尼PS4主机首发之际,由Ready at Dawn开发的护航大作《教团1886》却遭遇滑铁卢。

  幸好开发团队并没有一蹶不振,而是乘VR大热的东风,打造出《Echo》系列,一举扭转了《教团1886》造成的负面口碑,重新获得玩家们的认可。

  前年好不容易出了《Lone Echo 2》(只在PC版Rift上架),粉丝刚喊“为啥不上Quest”,Meta就放大招,去年8月直接关停《Echo VR》(前作的多人模式)。

  今年8月更狠——工作室直接解散!粉丝集体破防:“说好的‘专注新项目’呢?”

  2014年,年仅20岁的Dante Buckley从大学辍学,自学开发游戏,他自己负责设计和编程,而诸如艺术、素材等部分的工作,则外包给自由职业者或承包商来帮忙完成。

  这间“1人工作室”的处女作《Onward》在2016年8月以“抢先体验”的形式登陆Steam平台,第一年便收获5万用户,收入达到94.5万美元,成绩比当时很多专业开发商的作品都更优秀,可谓“以一当百”。

  Meta 2021年收购后,确实帮着优化画面、加新内容,玩家评分4.2/5。但去年初,团队突然裁员,连创始人也跑路了。

  今年6月更绝——游戏刚更新完2.0版本,Meta就宣布关停工作室,剩余员工扔给其他组。

  这家加拿大工作室的《Population: One》是VR版“吃鸡”,2020年上线年收购后,确实没亏待它:年年加新地图、新模式,去年还改成免费玩(靠卖皮肤赚钱)。

  但问题来了,四年多了,再没说过要开发新游戏。虽然《Population: One》还在更新,但全是老IP的小修小补,玩家早就喊腻了。

  Within的前身名为VRSE,在诞生之初的目标就是挖掘沉浸式叙事的潜力,是VR视频领域的探索先驱之一。他们与全球的创作者和艺术家合作,推出了许多不同类型、主题九游娱乐官方平台各异的VR视频,应用程序登陆10种不同的VR头显,用户达数百万人。

  Meta 2021年想买这家做VR健身应用《Supernatural》的工作室,结果被美国反垄断机构盯上——因为Meta已经有了爆款健身游戏《Beat Saber》,再买《Supernatural》等于垄断市场!打了一年官司,去年2月才勉强成交。

  收购后,《Supernatural》确实没摆烂:加了新训练模式、多人联机,甚至给Quest 3做了混合现实功能。但和《Beat Saber》一样,更新越来越慢,去年2月之后就没出过新DLC。

  这间位于西雅图的工作室由Ryan Payton创办,他曾在“合金装备之父”小岛秀夫所在的Kojima Productions就职,后来还入职过微软旗下的343 Industries、参与开发大名鼎鼎的《光环4》。

  Meta 2022年买下后,第一件事就是把游戏搬到Quest平台,评分4.4/5。去年更猛——用《蝙蝠侠:阿卡姆之影》直接封神!玩家评分4.6/5,拿奖拿到手软。

  虽然还没公布新项目,但至少证明:Meta的钱没白砸,这家工作室能出好货!

  8. Twisted Pixel(《死侍VR》)——憋了三年,终于要出新游戏

  Twisted Pixel Games早年基于自研的引擎“Beard Engine”,为Xbox主机平台开发游戏,多为小品之作,并在2011年10月成为微软工作室的一部分。

  然而四年后,Twisted Pixel Games宣布脱离微软,于2015年9月重新成为一家独立公司。也正是在这个阶段,他们开始注意到VR游戏所蕴含的潜力,尝试与Oculus工作室展开合作。

  工作室旗下的首款VR游戏《Wilsons Heart》于2017年在Oculus Rift平台发布,该作以黑白的画面呈现了一段风格鲜明的恐怖冒险故事。游戏在Gamescom 2016出展时引得现场的试玩玩家惊叫连连,一举夺得该展会的“最佳VR游戏奖”,次年还荣获了英国金摇杆奖的“最佳VR游戏”提名。

  Meta 2022年收购后,一直说在用虚幻引擎研发新作,吊足胃口。直到今年6月,终于官宣:要出《死侍VR》!还找了“小贱贱”本尊配音。

  2017年,Armature Studio用原创作品《Fail Factory!》推开了虚拟现实的大门,虽然只是休闲类的小品游戏,但沉浸+互动的玩法和幽默的元素,都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。

  《Sports Scramble》于2019年发售,该作并非一板一眼的体育游戏,而是将棒球、网球、保龄球三种常见的运动玩法进行混合,加入大量幽默恶搞元素,再辅以简单易上手的操作,立刻获得众多玩家的好评。

  这家工作室以前做过小体量VR游戏,Meta 2022年买下后,第一件事就是把《生化危机4》搬到Quest 2上。靠着老IP的号召力,游戏卖得不错,玩家评分也高。

  但问题来了,三年多了,再没说过要开发新游戏。虽然《生化危机4 VR》质量不错,但总不能靠“炒冷饭”吃一辈子吧?

  六年时间,九个工作室,几十亿美金砸下去——Meta的VR布局看似热闹,实则问题重重。能打的只有《Beat Saber》《Population: One》《Supernatural》这几款老游戏,新爆款迟迟不来。更糟心的是,工作室关停、团队解散的消息越来越多。

  或许Meta也意识到了问题,光靠“买买买”填不满VR游戏的坑。下一步是继续砸钱赌爆款,还是调整战略?这可能是扎克伯格最头疼的问题之一。

  对我们玩家来说,唯一的好消息是:至少《死侍VR》和《蝙蝠侠:阿卡姆之影》证明,Meta的钱没全打水漂——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惊喜吧!

  六年收购路,Meta 既捧出了《Beat Saber》这样的现象级产品,也暴露了 VR 内容生态的短板:爆款易造,持续创新难。

 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,或许更期待看到:下一个让所有人惊呼 原来 VR 还能这么玩 的作品,究竟何时会出现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TOP